發新話題
打印

[轉貼]脈衝星」的密度比預期的還高

[轉貼]脈衝星」的密度比預期的還高

脈衝星」的密度比預期的還高

(轉載自TAS台灣天文網)[2005/3/15 下午 02:21:41]


透過美國太空總署的錢卓X光天文台,一組跨國的科學研究團隊,對某一顆「脈衝星」(pulsar)進行長期的觀測,並進行表面溫度的測量。他們發現該「脈衝星」冷卻的速度,比預期的來得快,這樣的結果意味著,該「脈衝星」比原先預期的更為緻密。

影像中顯示的是「3C58」的X光影像。它是錢卓X-光天文台(The Chandra X-Ray Observatory)以先進CCD影像光譜儀(Advanced CCD Imaging Spectrometer,ACIS)於2003年4月22日到26日所拍攝的,曝光時間約100小時。

「3C58」位在仙后座中,與地球的距離大約是1萬光年,根據研究應該是西元1181年爆發的超新星的殘骸,當時中國和日本的天文學家都有記錄。研究結果顯示,有強烈的證據足以說明,早在800多年前,「3C58」中央的「脈衝星」表面溫度就已經降到攝氏一百萬度以下,這看似超高的溫度,對「脈衝星」而言卻是很低的。




當大質量恆星的核心發生了坍縮,形成一個大小約只有15公里,大部分由中子組成的天體時,「脈衝星」便誕生了。此時在恆星的核心,中子會與其他次原子粒子發生碰撞,此過程會產生微中子,微中子則會帶著能量逃離該恆星,使得「脈衝星」的溫度下降。

決定此一冷卻過程的要素,主要是密度與核心粒子的種類。因此測量「脈衝星」的表面溫度,提供了一個刺探恆星核心環境的方法。「脈衝星」的核心是個極端的環境,顯示出在恆星坍縮成黑洞前,所能得到的最大密度,由於密度是如此之高,以至於我們目前對該環境中粒子間如何交互作用,所知仍極為有限。

從「3C58」中的「脈衝星」所得出的相對低溫,加上從船帆座「脈衝星」以及其他年輕中子星所得到的證據,互相結合比對,結果指向一個結論:中子星冷卻下來的速度出乎意料的快。這有可能是恆星在壓縮成中子星時,有比預期更多的質子倖存了下來。另一種可能則是,造成快速冷卻的是某種形式奇特的次核子粒子(夸克?)。

除了位於「3C58」中央的「脈衝星」,從影像中還可以看到壯麗的噴流、環狀結構、以及由「脈衝星」所產生的高能量粒子組成的磁力圈。圍繞著「脈衝星」的是一個明亮的、甜甜圈形狀的結構,與噴流特徵類似的延伸物,則在與環狀結構垂直的方向遠離「脈衝星」。這些特徵與結構,是由「脈衝星」周圍的極端高能粒子產生的輻射所造成的。這與「蟹狀星雲」裡觀測到的環環狀結構與噴流,相似程度很高。

從「3C58」觀測到錯綜複雜的X光圈結構,顯示在「脈衝星」向四周延伸達12光年範圍的星雲中,似乎存在著複雜的磁場結構。對這些結構與「蟹狀星雲」和其他「脈衝星」觀察到的,做精細的分析與比較,有助於讓天文學家有機會了解「脈衝星」如何產生磁場,甚至進一步,對一個尺度比這大得多的類似課題:在旋轉的物質從吸積盤進入星系中的「超大質量黑洞」時,磁場是如何產生的呢?

由錢卓X光天文台所拍攝的「3C58」、「蟹狀星雲」以及陸續拍攝中的許多「脈衝星」的影像,提供了戲劇性的證據用來說明:快速旋轉的中子星周圍的強力電磁場,是高能粒子的超級製造機。這也產生了一種令人著迷的想法:「脈衝星」能藉著自旋,把磁場以及高能粒子帶入太空中,這可能可以解釋星際磁場和宇宙射線的起源。

該研究在2004年11月20日,於天文物理期刊(Astrophysical Journal)中發佈。團隊成員為麻省劍橋(Cambridge,MA)的哈佛-史密松天文物理中心(Harvard-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,CfA)的Patrick Slane與Stephen Murray,哥倫比亞大學(Columbia University)的David Helfand與荷蘭電漿物理FOM研究所(FOM Institute of Plasma Physics, the Netherlands)的Eric van der Swaluw。

TOP

睇唔明喎
點算呀!

TOP

今日熱門主題

發新話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