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極的由來
從地球儀上,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:在南極和北極地區,海陸分布似乎恰恰相反。在南極區域,以極點為中心向外擴展的南極洲大陸,大陸周圍是洋面﹔相反,在北極區域,以極點為中心向外發射的是北冰洋洋面,洋面四周几乎全為陸地或島嶼所包圍。如果比較南極洲和北冰洋的面積,兩者竟然非常接近,前者為1425萬平方公里,后者為1321萬平方公里。若把南極洲大陸自東向西轉動100經度,然后再將兩極區重合在一起,不難發現,南極的陸區几乎正好填充了北極區的海域。據此,有人推測,在地球發展史上的某個階段,似乎有某種宇宙壓力施向北極一端,造成一塊巨大的凹陷區域,使北冰洋的平均深度達1097米,這種宇宙壓力再通過地球內部傳到南極一端,形成一個巨大的隆起區域,使南極大陸平均隆起高達2350米。
上述現象也許僅僅是個偶合,但南極洲大陸的由來卻是有其淵源的。
地學家們公認,南極洲大陸是由岡瓦納大陸分離、解體、漂移而成為現在的狀況。
簡單說來,在一億九千五百萬年以前,整個地球為一塊巨大的“聯合古陸”。此后,這塊超級大陸逐漸分裂為勞亞大陸和岡瓦納大陸。大約在一億七千萬年前,岡瓦納大陸又分裂為東、西岡瓦納大陸,東岡瓦納大陸由南極洲、印度、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組成。大約在五千三百萬年前,澳大利亞與南極洲開始分離﹔之后,約在三千九百萬年前,澳大利亞與南極洲最后分離,并經過逐漸漂移,南極洲大陸移到了現今的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