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題:
~諸葛亮~
[打印本頁]
作者:
朋友仔
時間:
2005-4-5 16:39
標題:
~諸葛亮~
~諸葛亮~
(181-234),字孔明,人稱「臥龍」,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。
有一兄諸葛謹,兩位姊姊和一個弟弟諸葛均.
父(諸葛珪)母皆早喪,諸葛亮與兄弟姊妹都由叔父諸葛玄撫養教育,
漢世諸葛為琅琊大族,諸葛亮少年時便受到嚴格的教育.
後來曹操攻打徐州,屠殺了幾十萬人民,
令只有13歲的孔明留下極深的印象.
後來叔父病死,哥哥到了孫權帳下工作,兩位姊姊又出嫁了,
所以只有17歲的諸葛亮就與弟弟隱居於襄陽二十里的隆中,
過著清靜的農耕生活,刻苦自學,但諸葛亮相信自己一生絕不會窮於此地,
經常與有識之士,徐庶,司馬徵,崔州平,黃承彥等共談論天下大事,
另外更娶了黃承彥的醜女為妻,引起一時奇談!
他常自比管仲、樂毅,愛唱《梁父吟》,
不過有些人只覺得他不過是自大狂妄的黃毛小子而已.
當然"大鵠之志,黃雀豈知"
有日,孔明與朋友共談及將來的志向,
孔明說他們可以當上刺史,太守 (後來果真如此!)
但當朋友問到諸葛亮時,他只笑而不語,
其實他的朋友也知道,孔明的志向理想都比任何人遠大得多了~
他只是在默默等待一個機會;
一個值得自己為他鞠躬盡瘁的賢主罷了!
---10年後,機會終於來臨...
漢獻帝的「遠房皇叔」劉備,雖有復興漢室的希望,
但奈何在群雄四起的亂世下,別說是復興,即使要站穩陣腳,
建立勢力也很難,一次偶然機會,遇見了司馬徵,
他向劉備推薦了二人:「臥龍,鳳雛,兩人得一,可安天下.」
於是劉備便決心要尋訪孔明,
第一,二次拜訪都適逢孔明外遊,無功而還;
到第三次,今次孔明終於在家,但卻在午睡,
劉備不想吵醒先生,靜靜地等候著,
孔明翻了個身,又繼續睡大覺,良久才起床尚容更衣,口中唸著:
「大夢誰先覺?平生我自知.
作者:
朋友仔
時間:
2005-4-5 16:39
草堂春睡足.窗外日遲遲.」
劉備道明來意,諸葛亮拿出地圖,
向劉備透徹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和劉備建立地位的方法,
這便是出名的<隆中對>!
劉備「如撥雲霧而睹青天」,懇請諸葛亮出山,
但他辭以「懶於應世,不能奉命」,
於是劉備又使出他的喊包本色,最後諸葛亮答應了,
自這天開始,他便不能再「窗外日遲遲」,
日夜操勞,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日.
那年諸葛亮27歲
以後,劉備與孔明來往甚密,因而招致關羽,張飛不滿,
但劉備安慰他們曰:「吾得孔明,猶魚之得水也!」
從此,劉備的天下就在孔明的妙計協助下,一步一步的打了出來.
經過諸葛亮的獻計幫助下,劉備渡過了一個個的難關,
也一步步的建下基業,
劉備終在諸葛亮的支持下於西蜀自立為漢中王,
而諸葛亮就被任為丞相.
但由於關羽被東吳所殺,劉備不理會趙雲的力勸,
親自領兵報仇.結果大敗而病故於白帝城 .
劉備臨死前,召諸葛亮矚託後事說:
「君才十倍曹丕,必能安國,終定大事。
若嗣子可輔,輔之;若其不才,君可自取。」
諸葛亮立即叩著頭說:
「臣敢竭股肱之力,效忠貞之節,繼之以死!」
事實上,他真的徹徹底底地實踐了他的諾言.
劉備死,後主即位,但「政事無巨細,咸決于亮」.
儘管如此,他仍毫無異心,只是盡心盡力地輔助後主.
後來,南蠻孟獲起兵作亂,諸葛亮先後用計打敗蠻兵,
但孟獲總是不服,於是孔明便放他回去,
一連七擒七縱,最後,孟獲心服口服,主動的說:
「丞相天威,南人不再反矣.」
諸葛亮每每擒住孟獲,總好言相勸,因為他認為,
要令南方永遠安寧,不是單單殺掉主腦便可以了,
否則根本不用他親自出馬,
而最重要是收復人心;孟獲降服後,
諸葛亮允許他和各部族首領照舊管理原來的地區,
不派出官吏,也不留軍隊,使漢人和各民族長期相安無事,
蠻人都感受到丞相的恩威,於是一直到蜀國覆亡,
南方也沒有再發動叛亂.
不久,諸葛亮上《出師表》於後主,
率軍北伐,繼續完成先主的遺願.
第一次北伐,孔明攻天水時,
發現那兒的中郎將姜維文武全材,有勇有謀,
足以繼承諸葛亮的衣缽,於是孔明用計令姜維投降,他高興地說:
「吾自出茅廬以來,遍求賢者,欲傳授平生之學,
恨未得其人.今遇伯約,吾願足矣.」
但另一方面,孔明卻誤用了參軍馬謖駐街亭。
結果馬謖指揮不當,大敗於魏軍,丟失街亭。
蜀軍失去前進的據點,只好退回漢中。
諸葛亮揮淚斬馬謖,上書自貶三級,
但仍然以右將軍身分處理政務。
作者:
朋友仔
時間:
2005-4-5 16:39
大約一年後,諸葛亮因北伐凱旋而復丞相職位.
到第四次北伐,當時蜀兵打了勝仗,
士氣正盛,但此時李嚴未及時籌集到糧草,
便寫信給諸葛亮說東吳攻蜀,要他退兵.
諸葛亮退軍後,李嚴又欺騙朝廷說此次退兵是為了誘敵。
於是,諸葛亮在上朝時拿出李嚴的書信為據,
與許多將士一道簽名上表,
彈劾李嚴,將他免為庶人,流放到梓潼。
諸葛亮第五次北伐,以大軍出斜谷,據五丈原。
敵將司馬懿堅守不戰,這對蜀軍是很不利的.
此次出兵,事先與東吳約好同時攻魏,但東吳三路進軍失敗.
孔明一聞此信,長嘆一聲,皆倒於地.
其實當時諸葛亮日夜操勞,經常食少事煩,
每事都親力親為,需杖責二十以上的案件都自行審核
一早積勞成疾了,而且軍隊數次出兵不利,
所以對這隊援軍抱很大期望,
此消息對孔明,甚至蜀軍,都是個沈重的打擊!
歡迎光臨 SPY NET (https://spynet.fun/)
Powered by Discuz! 6.1.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