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0天往返火星?
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最近推出一種全新的宇宙飛船推進艙概念,可大大縮短宇航員往返火星所需時間,實現人類長期在太空停留的夢想,這個概念被科學家稱為磁化等離子束(mag-beam)推進器。
按照這一概念,如果在地球軌道上建一個能產生高能磁化等離子束的空間站平臺,高能磁化等離子束與宇宙飛船上的磁性飛行器相互作用,推動太空飛船以更高速度進入太陽系,等離子束直徑大小與宇宙飛船的飛行速度成正比。研究人員估計,直徑為32米的等離子束能使宇宙飛船的飛行速度達到每秒11.7公裡或每天62.5萬英裡。這樣的速度可以實現3個月內往返火星,1年往返木星。而使用以往的推進系統,往返火星則需要大約2.6年。往返時間太長,往往會使宇宙探測失去意義。
磁性等離子束概念受微型磁層等離子推進器的啟發而誕生的。在微型磁層等離子推進器概念中,航天器被置於一個等離子體泡中,依靠太陽風穿越銀河系。而磁性等離子束概念不再依賴於太陽風,而是依靠可控的等離子束作為推進能量。美國航空航天局給予這一項目7.5萬美元,用於前5個月的研究,估計完成整個項目大約需要兩年多的時間,耗資約40萬美元。